Day55 | 灵神 | 相向双指针:盛最多水的容器&&接雨水
Day55 | 灵神 | 相向双指针:盛最多水的容器&&接雨水
11.盛最多水的容器
这道题就不太能想到思路了(悲)
思路:
还是使用相向双指针
我们随便挑两根柱子,就比如图中的两根,左边的下标为l,右边的下标为r,那么能接的水就是
1 | sum=min(height[l],height[r])*(r-l) |
首先先找出短的一端,然后固定它,(为什么找短端而不找长端?这个稍后解释)这个例子中r比较短,那么就固定r。此时接水总量为
1 | sum1=height[r]*(r-l) |
分类讨论:
1.假设在l和r中间,找到一根比height[r]要小的柱子k来当左端
1 | sum2=height[k]*(r-k) |
由于
1 | height[r]>height[k] |
所以
1 | sum1>sum2 |
就是说,高变小了,宽也变小了,那肯定比原来小了
2.假设在l和r中间,找到一根比height[r]要大的柱子i来当左端
1 | sum3=height[r]*(r-i) |
由于
1 | r-i>r-l (因为i在l和r中间) |
所以
1 | sum1>sum3 |
这种是高没变,宽变小了,也肯定比原来小了
3.假设在l和r中间,找到一根和height[r]一样大的柱子j来当左端
那不用说了,高没变宽变小了,自然是不如l和r的大
综上所述,我们发现,图中l和r中间的柱子无论怎么取,都不如l和r的大。
可我们还要继续往遍历去找更大的值,去尝试得到更多的水,那该怎么继续遍历呢?
答案是移动短端,相当于去掉短的一端,看l和r-1这两根柱子。
因为我们发现了,只要固定住短端,长端只要在(l,r)中间取值,那都不可能比l和r大,所以这时候就只能移动短端了,就相当于把r给去掉了,去比较l和r-1,看看在这个区间里面有没有比在(l,r)的最大值更大的。
那结论就出来了,我们每次更新完最大值以后,就把短端给去掉即可。
完整代码:
1 | class Solution { |
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找短端而不找长端,我们固定的是短端,这是因为算高度的时候看的是短端而不是长端,固定短端可以减少一个变量。
42.接雨水
理解不了的话记个单调栈的做法也行。
思路:前后缀分解
笔者说个大概,如果看不懂的话可以去看灵神的视频。
怎么算:我们分别算出每一个柱子能接多少水,然后都加起来就是全部的
前缀就是包含当前柱子在内,当前柱子的前面最高的柱子高度
后缀就是包含当前柱子在内,当前柱子的后面最高的柱子高度
如图,上面一行是前缀,下面一行是后缀
就拿图中的第5列(下标为4)的柱子来举例子吧
它的前缀最大是2,后缀最大是3,那么如果只看它这一根柱子的话,它能接多少水就是,前缀和后缀选个小的(大的柱子比小的柱子多的部分装不了水),再减去柱子本身的高度
对于第5列就是 min(3,2)-1=1,所以这根柱子可以接1格水
其他柱子都这么算一遍然后把每个柱子的水加起来就是答案了
完整代码:
1 | class Solution { |
优化:双指针做法
这个好难用文字讲出来,大家听灵神的视频讲解吧
总体思路还是一个柱子一个柱子算,算完一个再算下一个
1 | class Solution { |